本文转自:人民网-河南频道
人民网郑州10月1日电 (记者肖懿木)9月30日,“国宝回家乡——纪念郑州商城发现70周年考古新发现展”在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与观众见面,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杜岭一号方鼎回郑州“省亲”。
步入展厅,杜岭一号方鼎就映入眼帘。鼎身通高约一米,四面及转角处饰以兽面纹与乳钉纹,展现出商代早期青铜铸造的高超技艺。此外,杜岭二号方鼎和两件兽面纹铜方鼎也一并亮相。
据悉,这是杜岭一号方鼎和杜岭二号方鼎分离数十年后,首次于出土地聚首,也是四件“明星”商代早期青铜重器在出土地实现历史性“团聚”。四鼎重逢,以“定鼎中原”的象征意义,再现早商王都的鼎盛气象。
1974年,杜岭一号方鼎在郑州杜岭张寨南街窖藏坑出土,该鼎是迄今发现的商代早期最大的青铜器,也是郑州商城作为商代王都的有力佐证。今年,恰逢郑州商城遗址发现七十周年,该展览系统性地集中展示了十多年来郑州商城考古工作在都城布局、手工业作坊、高等级墓葬等领域取得的系列重大发现,近500件文物首次展出。
长宏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